原文作者:@yashhsm
編按:
@yashhsm 在推文中提出一個觀點,即治理代幣本質上就是meme 幣。他從專案協議出發,分析對比了治理代幣和 meme 幣的相似性,以此解釋了 VC 為何需要提升 FDV 。此外,@yashhsm 也表述了自己對相關專案融資、社群建立和公平啟動的見解,提出了加密貨幣專案更公平的啟動方向的建議。 BlockBeats 將原文編譯如下:
創投雖然討厭 meme 幣,但我會解釋為什麼 meme 幣和治理代幣之間沒有差別。
治理代幣只不過是穿西裝的 meme 幣。
治理代幣就是多了幾個步驟的meme 幣
所有的治理代幣本質上都是meme 幣,其價值來自於協議的meme 淵源,為什麼這麼說?
· 沒有收入分成(因為監管安全)
· 治理代幣在以社區為導向的決策框架中表現不佳。
代幣往往集中於某一部分人人手中,並且參與度低或 DAO 功能失調,這使它們像 meme 幣一樣沒有用處。無論是 ARB(Arbitrum 的治理代幣)還是 WLD(Worldcoin 的代幣),它們本質上都是附屬於這些項目的 meme 幣。
治理代幣在許多情況下可能會像meme 幣一樣對社群造成同樣的傷害:
· 社群:大多數治理代幣是由創投支持的硬幣,以高估值推出,並逐漸轉移到零售投資者手中。
· 建構者:許多備受矚目的創投支持的治理代幣在產品發布之前推出(例如 Zeus 以 10 億美元的 FDV 啟動),這導致了巨大的幻滅感。而許多創辦人在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後,甚至難以達到這樣的估值。
並不是說 Zeus 不會成功,只是指出代幣在產品之前推出是一種常規做法。即使是 2017 年的 ICO(首次代幣發行)也比目前由風險投資支持的低流通量代幣更可取,因為它們更加公平,大部分供應在發佈時解鎖。
以EigenLayer 為例,典型的低流通量,高FDV 的投資策略,由擁有29.5% 股份的風險投資支持。內部人士(風險投資者和團隊)持有 55% 的大量股份。上一周期,我們怪罪了 FTX/Alameda,但這一週期我們並沒有好轉。
如果一群內部人士持有超過50%,我們嚴重阻礙了加密貨幣的再分配效應,並且讓內部人士在高FDV 的推出中暴富。如果內部人士真的相信,鑑於高 FDV 代幣的推出,他們最好減少分配。
真正的陰謀集團能站出來嗎?
考慮到資本形成過程的荒謬性-我們最終得出結論:
· 創投投資人責怪meme 幣
· meme 創作者責怪創投
這導致了嚴重的法規混亂和聲譽危害,影響了認真建構者的信譽。但為什麼創投對代幣如此有害呢?
創投存在一個結構性原因來誇大 FDV。例如,一個大型創投基金以2,000 萬美元的估值投資400 萬美元獲得20% 股權;合理地說,他們必須在TGE 時將FDV 至少提高到4 億美元,以使之對有限合夥人(LPs )有利可圖。
基金規模越大,他們越有可能給專案:
一個荒謬的高私募估值→ 建立一個強大的敘事→ 在更高的估值輪次籌集資金(提高早期/種子投資者的投資)→ 以更高的公開估值進行發布→ 在零售投資者身上拋售。
以高 FDV 發布只會導致一種向下螺旋和零市場份額,如 Starkware。以較低的 FDV 發布允許零售投資者從重新定價中獲利,並有助於形成社區認同和市場份額,例如 Celestia。
零售投資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敏感於解鎖。僅在五月份,將解鎖價值 12.5 億美元的 Pyth 代幣,以及來自 Avalanche、Aptos、Arbitrum 等項目的數億美元。 [查看@Token_Unlocks]
meme 貨幣是金融體系崩潰的結果(如金融危機後的比特幣)
負/零實際利率迫使每個儲戶都去猜測新的耀眼資產類別(例如,meme 幣)。零利率環境造成市場充斥殭屍企業。
連標普500 這樣的頂級指數,也有約5% 的殭屍企業,而現在隨著利率上升,情況將變得更糟,這讓它們比meme 幣好不了多少。
更糟的是,它們一直被基金經理人宣傳,而零售投資者每個月都在購買它們,例如 GME。
如金融虛無主義的相關研究所說,投機永遠不會消失,這個週期的代表就是meme 幣。
meme 幣正在對基礎設施進行戰鬥測試
我對@eddylazzarin(a16z 首席技術官)的立場持不同意見。 meme 幣對網路有著淨正面影響。
如果沒有 meme 幣,像 Solana 這樣的鏈就不會面臨網路擁堵,而且所有網路/經濟錯誤也不會暴露出來。但Solana 上的meme 幣已經帶來了淨正面效應:
· 所有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僅處理了創紀錄的交易量,而且還超過了以太坊的對應交易所。
· 貨幣市場整合 meme 幣以增加總鎖定價值。
· 驗證者透過優先費用和 MEV 賺取了巨額費用。
· 消費者應用整合 meme 幣以吸引關注或用於行銷目的。
· 由於流動性和活動性增加,DeFi 在產生更廣泛的影響。
要讓真正的實體資產在鏈上交易,我們需要經過壓力測試的基礎設施和具備流動性(去中心化交易所/更廣泛的DeFi;看看頂級meme 幣;除了L1 代幣/穩定幣外,它們具有最深的流動性)。
meme 幣不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東西;它們只是區塊鏈上的另一個資產類別。
meme 幣作為籌款機制
研究Solana 上的pump.fun,每天有數千個meme 幣被發布,創造數百萬美元的手續費。人類歷史上首次,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到 2 美元和不到 2 分鐘的時間內創建和參與一個金融產品。 meme 幣可以作為一種優秀的籌款和 GTM(市場推廣)策略。
傳統上:專案透過將15-20% 的資金分配給創投公司(VC)來籌集資金→開發產品→推出代幣→透過meme /行銷來建立社群。然而,這個社區最終會被 VC 拋棄。
在meme 幣時代:推出meme 幣(沒有路線圖,只是為了好玩)→ 籌集資金→ 早期形成部落式社區→ 建立應用程序/基礎設施→ 持續為meme 幣增加實用性,而不是做出虛假承諾或提供路線圖。
這個方法利用了meme 幣社群的部落主義(持有者偏見),確保社群成員的高度參與,他們成為你的BD/行銷人員。確保更公平的代幣分配,以應對 VC 採用的低流通量高估值幫浦和傾銷策略。
這一趨勢將最終導致meme 幣和治理代幣的融合:
· @bonkbot_io,一個Telegram 機器人(每日交易量峰值達250 億美元),誕生自BONKmeme 幣,將交易費的10% 燃燒。
· @degentokenbase,Farcaster meme 幣(現在正在建造L3)
未來會怎樣?
每個人都希望提早一步;與緩慢的機構相比,meme 幣給了零售投資者這種槓桿,因為獲得VC 私募交易的准入受限。雖然 meme 幣賦予了社區力量,但這確實讓加密貨幣看起來像是賭場。
那麼,解決方案是什麼呢?
對於VC,將你的交易放在像@echodotxyz 這樣的平台上,讓社群參與合作交易,並見證社群從早期就為專案集結的meme 幣般的魔力。
澄清一下,我並不反對VC/私募融資;VC 應該因為他們早期的風險承擔而獲得回報。我只是主張更公平的分配;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財務主權。
加密貨幣不僅僅是關於開放和無需許可的技術;它還意味著使早期融資變得開放,而當前這一過程與傳統創業公司一樣不透明。
總結這篇龐大的內容:
· 一切都是meme 幣。
· 研究 meme 幣作為籌款和社區建設機制。
· 專案應該朝著更公平的啟動方向發展。
區塊財經BOTD – 廣播組
追蹤BOTD Instagram,獲取最新區塊鏈消息
▸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botd_news/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人應獨立判斷,審慎投資,並自負風險,本文不提供或嘗試遊說觀眾做交易或投資之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