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標題:《In Defense of New》
原文作者:Gaby Goldberg
編按:
在這篇深入探討創新與自由精神的文章中,我們見證了Chad 和Nadia Elwartowski 的海上居住實驗,以及他們在追求自由和自主生活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。文章貫穿了從歷史到現代,從教育到醫療,再到金融科技的多個領域,展示了人們如何在現有體系之外尋求和建立新的可能性。無論是透過海上居住、教育革新、自我導向醫療,或是加密貨幣的興起,這些故事共同描繪了一個主題,那就是在傳統框架之外,個人和集體如何透過創新來塑造自己的未來。
2019 年,在距離泰國普吉島海岸 12 英里的地方,Chad 和 Nadia Elwartowski 搬進了他們的新家。
Chad 和Nadia 是海上居住者,他們參與了一個雖小眾卻富有理想和自由意志主義色彩的運動,那就是建造一個浮動城市。由於國際水域不受任何單一國家的專屬管轄,他們理論上可以在這些水域上建立一個新的、獨立的國家,享受較少的政府乾預。後來,他們創造了歷史,成為第一批實現海上理想生活的人,希望證明自主生活可以是一種截然不同且更好的生活方式。
「陸地可能屬於他們,但海洋永遠屬於自由。」
——Chad Elwartowski
海上居住的吸引力很簡單,若你不滿意,便可隨時離去。浮動房屋不僅提供了物理上的自由,更帶來了政治和思想上的解放。對於海上居住者而言,如果對現有社區的發展方向感到不滿,他們甚至可以加入一個新的社區,或開創屬於自己的社區。
許多新領域的誕生,源自現有體系成員的離開,而非在舊體系內掙扎求變。不出所料,現有系統往往忽視那些希望對現狀進行重大改變的成員,這違背了他們的存在本質。結果,這些成員別無選擇,只能離開並開始新的事業。幸運的是,他們所處的未來是透過參與新遊戲、遵循新規則來建構的。如果你不留心,就會錯過這一切。
事後看來,有些例子的明顯性不言而喻。
Martin Lurther 在1517 年發表《九十五條論綱》,試圖改革天主教會,卻最終被逐出教會,這一事件催生了Lurtheran Church 的誕生。 1776 年,美國殖民者因高稅收和在英國議會缺乏代表權而感到不滿,他們不僅爭取改革,更透過簽署「獨立宣言」,建立了一個基於民主和自治原則的新國家。 1994 年,Jeff Bezos 這位年輕企業家,面對傳統圖書零售業的局限,沒有尋求其支持,而是在 Bellevue 的車庫裡創立了亞馬遜,開啟了在線圖書銷售的新時代。這些歷史事件告訴我們,創新往往不是與舊有體係正面衝突,而是透過開闢新路徑來實現突破。
亞馬遜的第一個辦公室
我最近最喜歡的例子之一是加密貨幣。
比特幣誕生於 2008 年金融危機後,這場危機揭示了中央銀行體系的重大缺陷。比特幣以去中心化和金融主權的承諾,吸引了許多對傳統金融體係不透明性感到失望的個人。儘管許多傳統投資者和技術專家最初將加密貨幣視為一種跟風、投機性泡沫或非法交易的工具,但那些發現到加密貨幣潛力的人一直在默默耕耘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起初看似小眾的實驗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社區和生態系統,由共同的信念和經濟激勵緊密相連。到了 2023 年,比特幣已經成為表現最佳的資產之一。以太坊則以其強大的網路效應,平均每天處理超過 100 萬筆交易。此外,比特幣 ETF 在 2024 年 1 月獲批後,僅用 7 週時間就實現了資金流入,這一速度是黃金 ETF 花了 3 年才達到的。
這種成長超越了數字的層面,它標誌著人們對於金錢認知和互動方式的根本性變革。加密網路開啟了一條繞過傳統金融中介的新途徑,賦予個人前所未有的能力,去自主掌控自己的金融交易和身分資訊。這首先是一次社會觀念的革新,其次才是技術層面的突破。
如果加密貨幣是在傳統金融體系內建構的,它絕不會存活下來,因為既得利益者會抵制,以保護現狀。然而,加密貨幣的誕生恰恰是在體系之外,這讓它得以自由生長,不受舊有規則的束縛。新興的系統被迫繞道而行,因為它們與傳統體系格格不入,而這種獨立性正是它們蓬勃發展的關鍵。
Chad 和 Nadia 的故事並非一帆風順。他們原以為搬到海邊能遠離紛擾,卻不料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。短短兩個月的時間,他們便陷入了一場緊急逃亡,泰國海軍對他們緊追不捨,指控他們觸犯了國家主權,這在泰國是不可饒恕的死罪。幸運的是,他們最終成功逃至安全之地,並選擇在巴拿馬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。
儘管我不是航海愛好者,也未曾與Chad 和Nadia 相識,但他們漂浮艙遭受的襲擊,似乎恰恰印證了他們當初為何選擇遠離陸地,前往海洋深處的想法。正如Chad 在逃亡期間在Facebook 上所言:「我們渴望自由,即使只擁有短暫的一天。」
Chad 和Nadia 對自由與自治的追求,與加密貨幣等許多創新運動的精神不謀而合。儘管加密產業相對年輕,但它在顛覆傳統金融體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,已經超越了許多老牌產業的革新者。加密貨幣的興起標誌著一股不可忽視的新潮流。在眾多領域,那些被現有體制邊緣化或忽略的人們正在建構新的系統。
以教育領域為例,當前美國學生債務已經突破 1.7 兆美元,這一數字凸顯了教育體系面臨的巨大壓力。人們對高等教育的價值和效果的信心降至歷史低點。去年,即便是聲名顯赫的哈佛大學,也被評為言論自由環境最差的大學,反映出高等教育機構在某些方面的退步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在美國約三分之一的大學中,超過一半的學生在畢業後的收入並不比高中畢業生高,這進一步凸顯了教育體系的失衡和失效。
教育領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,新的教育機構應運而生。 University of Austin成立於2021 年,其使命是”無所畏懼地追求真理”,代表了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挑戰與創新。此外,Elon Mush 在 Austin 創立以 STEM 為重點的小學,預計將於今年夏天開始招生,這進一步證明了教育創新的活力。
同時,諸如Synthesis、Minerva、Primer和Sora等教育科技新創公司,正致力於將高品質的教育資源帶給全球學生。它們與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、可汗學院和斯坦福在線等公共產品一道,為教育的普及和個性化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。
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,例如我最近關注的GPT-4o 的示範,我們可以預見,現有的教育體系將繼續經歷去中介化的過程。這些工具和平台正在打破傳統教育的壁壘,為學生提供更靈活、更個人化的學習體驗。
Replit 的執行長Amjad Masad在回應一條針對Mentava 的批評性推特時堅定地表示:「我們正致力於為年輕一代鋪設一條學習、創造和經濟獨立的新道路。難道你認為,僅僅因為你試圖控制這些教育機構,我們會讓我們的孩子接受你那些陳舊且失敗的思想和世界觀嗎?
自我導向醫療正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領域。美國的醫療保健系統不僅成本高昂,而且功能有缺陷。儘管我們在醫療保健上的投入超過了其他所有已開發國家,但在衡量醫療品質的關鍵指標上,我們的表現卻相對較差。實際上,美國在多項關鍵健康指標上落後於平均水平,包括預期壽命在富裕大國中排名最低,以及肥胖率幾乎是OECD(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)平均水準的兩倍。醫院服務的成本不斷上升,而民眾的健康問題卻不斷加劇。
George Orwell 在1946 年的《窮人如何死去》中曾尖銳地指出:「醫院是骯髒、折磨和死亡的地方,是通往墳墓的前廳。 Bryan Johnson
醫療保健產業在法規和資訊壟斷的雙重束縛下,未能與時俱進,跟上其他產業的技術發展速度。然而,自我導向的醫療保健正逐漸興起,它是一場以個人健康為核心的運動,涵蓋了長壽研究、功能醫學、生物駭客等多個領域。自我導向醫療保健並非要取代傳統醫學,而是另闢蹊徑,繞過了傳統體系。在這一模式下,個人無需醫療委員會的批准即可自行進行治療。市場上湧現一些創新企業,例如提供個人化數位長壽服務的Superpower診所、用於促進清醒夢的非侵入性神經設備Prophetic,以及專注於消費者基因檢測的Nucleus公司。
人們對現有製度的不滿,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「用腳投票」。正如 Chad 和 Nadia 選擇在海上生活一樣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現有的社區,轉而加入或創建新的社區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最新數據,在 2022 至 2023 年間,傳統上政治傾向較為保守的州,如 Florida 和 Texas 有大量國內淨移民。同時,政治傾向較為自由的州,例如 California 和 New York,卻經歷了最多的國內淨移民外流。
國內淨移民,2022 -2023 年(人口普查局)
在美國生活的人不難理解人們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。人們喜歡溫暖的氣候和較低的稅收。 COVID-19 疫情加速了這一趨勢,使得無論何處工作都成為可能且被廣泛接受。
我們不斷被提醒,科技賦予了個人更多的選擇權和可控性。舊有的體制和觀念正被新的思潮所取代。如今,「新」不僅是一種思想,更是一種行動——人們正在用行動來表達他們的選擇。
他們紛紛前往Miami,那裡不只新創公司雲集,整個城市也充滿了創新活力。他們也湧向Dubai,那裡的政策對移民和投資者極具吸引力。同時,人們也探索全新的居住社區,如Prospera、Praxis、Cabin、Culdesac、Vitalia、Zuzulu、Pursuit等,以及那些追求自由生活方式的海上居住者。 Nomad List和CitizenX等公司正在使這些遷移變得更加容易,為人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便利性。
「當專家們失誤,通常是因為他們的專業建立在世界的舊版本之上。」
——Paul Graham
科技的進步和人才的流動共同推動著一系列新興敘事的發展。在這過程中,選擇正確的任務至關重要,而這一切始於選擇正確的領導者。這不僅意味著要創造全新的領域,還涉及建立新的認證系統來支撐這些領域的發展。現有的企業將逐漸失去對人才的理解和識別能力,這將進一步加劇新舊企業之間的差異。
所有這些現象背後的共同主題是,當新的創新出現時,現有企業往往在變革的接縫處顯露出裂痕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現有企業通常不會因直接的攻擊而衰退。相反,它們會被新興的理念所超越,這些理念在沒有現有企業參與的情況下蓬勃發展。
我們必須堅信我們有能力做得更好,並對此持開放和慶祝的態度。培養以進步為核心的文化至關重要。我們討論世界的方式,其實就是我們塑造世界的方式。
因此,讓我們勇敢地為新思想辯護。我們不僅要積極預見和回應未來的發展,更要成為改變的推動者,親手塑造它。
區塊財經BOTD – 廣播組
追蹤BOTD Instagram,獲取最新區塊鏈消息
▸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botd_news/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人應獨立判斷,審慎投資,並自負風險,本文不提供或嘗試遊說觀眾做交易或投資之依據。